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 
家长学校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家长学校 >> 阳光小站 >> 正文
身心健康,才是养育孩子的终极目标
时间:2019-06-04  作者:  文章来源:  点击:

昨天晚上,天气异常闷热。

我虽然不喜欢开空调,但怕太热孩子受不了,于是后半夜爬起来把空调打开了。

凌晨三点多的时候,孩子醒了下,迷迷糊糊地问我:“妈妈,你是不是开空调了?”

我说:“是啊,太热了,妈妈怕你热的难受。”

孩子依然迷迷糊糊地说:“妈妈,你拿扇子给我扇扇就行了,不要开空调,开了空调你会头痛的。”

周末的时候,白天特别热,我就把客厅空调打开了。可能因为最近事儿比较多,脚又扭伤,整个人比较虚,结果吹了一下午空调晚上头痛的像裂开一样。

原来孩子一直记得这件事,怪不得睡觉前也没叫让我打开空调,我还以为她突然不那么怕热了。

心里不由一阵感动。

想起前几天混沌大学年度大课的三分钟演讲环节,途虎养车的周可人阐述了他的育儿观:培养“身心健康”的孩子,这让他从之前的一味攀比焦虑到现在的从容笃定。

深以为然。

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,是我们养育的终极目标。

1、身体健康的孩子,是上天给的礼物

前段时间,一款价格为1448万人民币的天价药引起了热议。

这是一款治疗小儿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特效药,号称药到病除。

在一片“要钱还是要命”的质疑声中,知乎有个高赞的答案,是一位罕见病患儿妈妈的回答:

“我不怕给孩子治病倾家荡产,我最绝望地是医生告诉我根本无药可医。”

我有一个前同事,结婚几年后产下一子,被诊断为唐氏儿。男方放弃,留下她自己苦苦支撑。

听同事说,她现在的相貌,比实际年龄看起来老十岁。

作为一个妈妈,每当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消息,心中都会隐隐作痛。

但与此同时,也会庆幸自己,以及绝大部分的家长,都拥有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。

这是我们最大的幸运。

当孩子调皮捣蛋、成绩垫底、毫无特长等等缺点涌现出来时,当作为家长的我们扼腕叹息孩子如何不争气时,退一步想,至少我们的孩子身体健康。

光凭这点,我们就可以掠去自己的心浮气躁,平静地接受孩子的一些不完美。

2、人格健全,心理健康的孩子才是宝

相比身体的健康,心理的健康更关键,也更可塑。

今年6月8日,安徽十中门前曾发生过感人的一幕:

该校高考考生王恒杰,在结束最后一门英语考试后,走出校门,面对在此等候多时的妈妈,“扑通”一声下跪说:“妈妈,谢谢您,这些年您辛苦了!”

王恒杰来自单亲家庭,多年来是妈妈辛苦把他抚养成人。

他说,不管高考考得怎么样,他都会给妈妈下跪,这是他准备送给妈妈的礼物。

这两天高考分数出来,这孩子考了635分,高出安徽理科一本线139分,虽不是状元,也是非常优秀。

比高考成绩更优秀的,是他的感恩之心。

深知妈妈不易,感恩妈妈的付出,是比任何其他东西都珍贵的品德。

除了感恩,善良、乐观、体贴、助人等等,都是健康心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

可惜的是,虽然我们知道这些品德的重要性,但我们似乎从未真正关注过,而是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在攀比和焦虑之上:

XX家孩子学习成绩特别好,已经保送了某某重点中学;

XX家孩子才小学三年级,就已经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,阅读英文原版书毫无压力;

XX家孩子参加全国物理竞赛得了金奖,还加入国家队出国比赛呢。

可是,想想投毒致死室友的林森浩,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:

前者因为成绩优异免试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研究生;后者在中学即是超级学霸,即使进入北大后还年年拿奖学金。

长期从事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认为,这些看似高智商的孩子,脑子里就没有基本的是非观。

在他们眼中,只有自己,完全以自我为中心,所有看不惯的人都是敌人。

他们不懂得在这个世界上,还有谦让、随和、包容等等。

换句话说,他们的心理根本就谈不上健康,谈不上健全。

在这个焦虑的社会,我们有时免不了短视,只重视孩子的成绩,光关注孩子是否多才多艺,却常常忘了提醒自己,看看孩子是不是心里足够有爱,懂得体贴他人?

就如一株小树,现在不管枝丫多茂盛,树叶多鲜绿,如果根基不正不深,注定无法长成一棵参天大树。

3、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

作为家长,谁都希望自家孩子出类拔萃,成绩优秀,成为别人口中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
但是,看来看去,似乎只有别人家的孩子才是那个真正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怎么办呢?

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讲述她的故事:

她和老公都是985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,当年有孩子后,觉得有他们这样的优秀基因,自家孩子就算不出类拔萃也至少不会落后他人。

结果孩子正式上学后就开始被现实啪啪打脸。

孩子的成绩,在班级一直处于下游水平。

在她看来极其简单的题,孩子就是不会做。辅导班也上了,家教也请了,自己也捶胸顿足连吼带叫地辅导,孩子成绩就是上不去。

也不是因为学习态度不好。

孩子的学习态度非常好,很认真,也很努力,可是,就是没效果。

用她的话说,就是怎么也开窍不了。

在抓狂了两年之后,她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:自家的这个孩子,就是比别人家的差一些。

然后,她试着去学找孩子身上的优点。

这才发现,以前自己眼里一无是处的孩子,居然有那么多优点:

乐于助人:孩子虽然成绩不好,但是一直很热心,特别愿意帮助别人,同学们都很喜欢他,在学校有很多朋友。

心地善良:在外面看到流浪的小猫小狗,总是露出心疼的表情。知道妈妈不允许带回家,就回家拿了吃的来喂他们。路上看到小虫子小蚂蚁,也不像同龄的小男孩那样随时踩死,而是小心翼翼地绕着走。

动手能力强:学校的手工课每次都拿第一,在家也经常帮着修理各种小物件,自己甚至打造过一个小板凳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发现了孩子身上那么多闪光点后,她不再像以前那么焦虑了。

功课还辅导还是辅导,只是不再会因为考低分而冲孩子大吼大叫。对于孩子喜欢的敲敲打打,尽量多创造环境让他锻炼。

她最后说:
我深深地明白,比起追逐一些世俗但不适合孩子的东西,我现在更愿意维护他内心的善良与平静。即使他长大后成为一个木匠,我也希望他是一个快乐而内心富足的木匠。

是的,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学霸,但我始终相信,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。

这些闪光点,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敏感与善良,可能是后天耳闻目染懂得的感恩与体贴,我们需要做的,就是找到这些闪光点,放大它们,让它们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明灯,相伴左右。

总之,这些內隐的、积极向上的人格特性,终将帮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之人,我们也将因此顺理成章地完成养育重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