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、太湖流域腹部,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°19’,东经120°37’,它北枕长江,东邻上海,南连浙江省嘉兴、湖州两市,西濒太湖、无锡市,是江苏省最东南部的省辖市。全市地形以圩区、平原为主,地势低平,地面高程一般在吴淞基面以上3米至5米,约有28千公顷圩田低于3米,沿江高亢地也有高于5米的。整个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,沿江高而腹部低,西南部又多小山丘,穹窿山主峰高351.7米,为全市最高点。全市总面积8488.42平方公里,其中圩区为5850.59平方公里、平原为2413.01平方公里、丘陵山区为224.82平方公里,分别占总面积的68.92%、28.43%和2.65%。
苏州古称“平江”,境内河港交织,水网纵横,湖荡众多,繁若星罗,计有各级河道2万余条、湖泊荡漾323个,水域面积占42.52%之多。通江横向河道主要有张家港、十一圩港(二干河)、望虞河、常浒河、白茆塘、七浦塘、杨林塘、娄江、浏河、吴淞江、太浦河等。纵向河道有大运河、元和塘、横泾塘、盐铁塘等。较大的湖泊有太湖、阳澄湖、淀山湖、澄湖、昆承湖、元荡、独墅湖、漕湖、白蚬湖、金鸡湖等。河港湖泊水流都相互串通,无封闭的集水周界,水文情势较为复杂。地面径流的自然流向总的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,由沿江流向腹部。更由于地势低平,高程相差较小,因而河流比降小,水道多而致水流平缓、迂回,在局部气象要素或沿江水闸引排水等人为因素影响下,河湖流向亦时有顺逆不定。
苏州处在中亚热带北缘向北亚热带南部过渡的季风气候区,四季分明,雨水丰沛,气候温和,无霜期长。年平均气温为15.80C,盛夏7月平均气温为28.20C,寒冬1月平均气温为3.20C,日最高气温≥350C的初终间日数累年平均29.6天,年极端最低气温累年平均值-6.60C,无霜期224天,≥100C的活动积温为4991.90C,日照时数累年平均2200小时。年平均降水量1069.2毫米,其中5-9月汛期647.8毫米,占60.6%。
据史载资料统计,自公元251年至1999年的1748年中,本市共遇水旱灾害534次,平均3.3年一次,其中水灾405次、旱灾129次。水灾次数为旱灾次数的3.1倍,洪涝灾害特别频繁,其中公元251年至1911年的1660年间,曾发生水灾346次,平均约4.8年发生一次;自1912年至1999年的87年间,共发生水灾58次,平均1.5年就有一次水灾。本世纪以来,先后出现的较大洪涝灾害就有1921、1931、1949、1954、1957、1962、1980、1983、1991、1993、1995、1996、1998(冬、春汛)、1999年等,以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频次最密。洪涝主要成因一是长历时梅雨,其特点是暴雨次数多,降水持续时间长,范围广,降水总量大,河湖水位涨幅大,高水位持续时间也长,影响的地面天气系统主要是沿江或江南静止锋、冷锋或飑线、江淮气旋及暖锋切变;二是热带气旋暴雨,其特点是雨量集中,降雨强度大,历时短,局部水位涨幅大,退水较快,暴雨大多由热带气旋与西风带天气系统相遭遇或配置而形成。
同时,我市东北濒长江口,地处江海之冲,易受风暴潮危害。风暴潮灾害往往集狂风、巨浪、高潮、暴雨、洪涝于一体,具有突发性强、破坏力大、影响范围广、防御难度大的特点,历来也是防汛抗灾的重点和难点。而且,近二十多年来,由于长江工情、水情的变化和热带气旋影响趋于频繁,沿江洪(潮)水位与五、六十年代相比,呈明显不断增高的趋势,尤其是长江河口段范围内更为显著,潮灾威胁日益加重。
在历代水旱灾害记载中,苏州一般旱灾范围大多是个别市(县)或少数市(县)的高亢乡镇,涉及全市性的旱灾不多,且受灾面积、危害程度都要比洪涝灾害小得多。目前,苏州地区的通江水系已并港建闸37座,遇旱可全力引水,调节水源,同时机电灌溉面积已达99%,一般受旱影响范围仅局限在丘陵山区和沿江高沙地。